毕业典礼现场
2025年6月30日,中国艺术研究院2025年毕业典礼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一级巡视员周汉萍、科技教育司副司长巴桑卓玛、人事司二级巡视员李伟、艺术司文艺研究与评论处副处长姚玲;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刘万鸣;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副馆长魏大威;百锦城影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代表李杨;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周庆富,副院长刘宏昌,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李树峰,副院长徐福山;研究生院副院长于春城、黄忆南,班子成员、教学负责人阴澍雨,各系主任;以及德高望重的学者、艺术家和导师代表,中国艺术研究院各职能部门、相关处室负责人,研究生院教职员工,2025届全体硕士生、博士生、访问学者、培训班学员等700余人参加典礼。典礼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孙亚平主持。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周庆富致辞
典礼上,周庆富首先发表致辞。临别之际,他与同学们分享了学习毛泽东主席演讲《当学生,当先生,当战争领导者》的体会,并语重心长地向同学们叮嘱了三点:一是打开房门做学生。毛主席说:“学校以外所学的比学校学的多得多。学校所学的只是两手的一个指头,校外学的却有几个指头。”门内是小课堂、小世界,迈出去才是大课堂、大学校。小课堂的学习是开了扇门,“学了一个方法”。希望同学们毕业后还要“大规模地学”“大学特学”,因为这是一个深度融合的时代,是一个创新创造的时代,一刻也不能放弃学习新东西、锤炼新本领。二是做事中间做先生。毛主席说:“每一个共产党员和革命分子都有责任,在做事中间要当先生,也就是当学生同时当先生,每一个人有责任教育别人。”无论做什么工作,“你所知道的就当先生,不知道的就当学生”。当先生“不要摆架子……我提倡当先生,但又反对当先生,所反对的是自称先生”。做事、当先生凭的是“本事”。三是两手一张做事业。1938年,毛主席用戏剧舞台上演员“两手一张”就进门了作比喻,要求党校学员尽快熟悉战争,敢于成为战争领导者。要“学学旧戏里进门的办法,两手一张,不消一个钟,也就进了去”。毕业了,除了一张文凭,“两手一张”就是最大的王牌。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孙亚平主持典礼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副所长、《艺术学研究》主编、博士生导师孙晓霞作为导师代表发言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副所长、《艺术学研究》主编、博士生导师孙晓霞作为导师代表发言。她对全体毕业生表达了毕业的祝贺和离别的不舍。面对当代令人眼花缭乱的技术狂潮,她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对同学们的希冀:“你们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学到的不只是怎么正确引用一个文献,更重要的是如何在传统与当代、在中国与世界、在理论与实践的视野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方法和路径。面对技术狂飙,我们更需要一颗中国心——这不是狭隘的地域标签,而是一种文化自信。”孙晓霞老师希望同学们无论走到哪里都务必记住两句话:“把目光放远,但把脚步放稳”,宏大叙事需要微观的深入;“让作品说话,但让良知先行”,技术越先进,价值判断越珍贵。
2025届音乐学系博士研究生谢鹏飞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
2025届音乐学系博士研究生谢鹏飞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表达了对母校和师长的诚挚谢意,回顾了求学路上的点点滴滴。他说:无论未来我们身在何处,我们都将秉持求真务实的学术追求,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深耕艺术沃土,以开放的胸怀参与文明对话。“艺术的道路永无止境,而我们将以敬畏之心守护传统,以开阔之志探寻未来。”
在接下来的环节中,周庆富与“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奖学、助学基金”捐资人代表,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油画学会理事杨飞云为获得“2025年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奖学金”的学生代表颁发了证书和奖学金。“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奖学金”特为表彰品学兼优的学生而设立,由8位有识之士捐赠,凝结了他们对中国艺术研究院学子的关爱与希望。
周汉萍、刘宏昌,巴桑卓玛、徐福山,李伟、魏大威分别为2025年北京市优秀毕业生代表、中国艺术研究院优秀毕业生代表、优秀学位论文获得者代表颁发了证书与奖学金。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周庆富与“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奖学、助学基金”捐资人代表,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油画学会理事杨飞云为获得“2025年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奖学金”的学生代表颁发证书与奖学金
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一级巡视员周汉萍、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刘宏昌为2025年北京市优秀毕业生代表颁发证书与奖学金
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巴桑卓玛、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徐福山为2025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优秀毕业生代表颁发证书与奖学金
文化和旅游部人事司二级巡视员李伟、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副馆长魏大威为2025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优秀学位论文获得者代表颁发证书与奖学金
每一篇优秀的学位论文,既凝结着同学们的汗水,也承载着导师们的心血。周庆富、李树峰、李杨为2025年优秀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颁发了荣誉证书,借此感谢各位导师在教学岗位上的辛勤付出。
获评2025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的是:孙伟科、李玫、王宁宁、王馗、孙承健、陆明君、吕品田、杭春晓、牛克诚、华天雪、崔勇、张夫也,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周庆富和百锦城影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代表李杨为获评教师颁发证书
获评2025年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的是:刘永明、李修建、方李莉、李玫、卿青、王瑜瑜、孙萌、丁亚平、杭春晓、汪瑞、刘佳,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李树峰为获评教师颁发证书
黄忆南、阴澍雨为2025届访问学者、文学和艺术学学科专业培训班学员代表颁发了结业证书。孙亚平、于春城为2025届博士、硕士毕业生代表颁发了毕业证书。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副院长黄忆南,研究生院班子成员、教学负责人阴澍雨为2025届访问学者、文学和艺术学学科专业培训班学员代表颁发结业证书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孙亚平、研究生院副院长于春城为2025届博士、硕士毕业生代表颁发毕业证书
李树峰宣读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关于2025届毕业生学位授予的决议》,共有326名2025届毕业生被授予学位。其中,授予112名博士研究生艺术学博士学位,授予92名硕士研究生艺术学硕士学位,授予112名硕士研究生艺术专业硕士学位,授予10名硕士研究生文学硕士学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李树峰宣读《中国艺术研究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关于2025届毕业生学位授予的决议》
在学位授予环节,中国艺术研究院持续秉持突出专业性和学科结构的原则,提倡尊师重教,凸显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第一责任人和“付出最多的人”的地位,邀请专家、导师代表按学科为2025届毕业生们拨穗正冠、授予学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周庆富,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李树峰,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刘万鸣,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院长、《美术观察》杂志社主编、博士生导师牛克诚,艺术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孙伟科为2025届博士研究生授予学位并颁发学位证书
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鲁太光、艺术学系博士生导师杨明刚、音乐学系主任李宏锋、舞蹈学系主任卿青为上述学科专业2025届硕士研究生授予学位并颁发学位证书
戏剧戏曲和曲艺学系主任吴文科、影视学系主任赵卫防、美术学系主任杭春晓、设计学系博士生导师刘佳为上述学科专业2025届硕士研究生授予学位并颁发学位证书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导师代表、博士生导师徐福山、何家英、李一、刘静为美术、艺术设计、戏剧领域2025届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毕业生授予学位并颁发学位证书
此次典礼借助最新科技,营造出充满时代记忆和青春气息的现场氛围。典礼以原创短剧《艺苑芳华》开场,表演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各年级、各专业学生共同完成,跟随舞台上的演绎,现场观众得以真切地感受到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发展历程与艺术成果皆深深扎根于红色血脉,同学们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新时代文艺界的新生力量需要担负起的责任与义务。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毕业生原创填词的歌曲《不负华年》将典礼氛围推向了高潮,5位演唱者皆是中国艺术研究院2025届博士毕业生。其中,陈滢竹在校期间在第十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中获得声乐组民族唱法第一名,她的导师——著名歌唱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雷佳也来到现场并上台与同学们合影。
短剧表演《艺苑芳华》
演员:贾庆飙、刘洋、黄卓航、史轩淼、楼一宸、雷一、张庭伟、王未曦、刘思辰、左冰玉、马艺菲、代祥雨
指导教师: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二级导演、戏剧戏曲和曲艺学系导师郭蔡雪
歌曲演唱《不负华年》
《不负华年》由中国艺术研究院2020届毕业生刘俊梓原创填词,演唱者为2025届博士毕业生陈滢竹、孙良、弓佩茹、王汉一、周新翔
陈滢竹导师——著名歌唱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雷佳与同学们合影
《歌唱祖国》的旋律为2025年毕业典礼画下了句点。从校园走向社会,本届学子将加入文艺工作者的队伍,成为文艺战线的新生力量。愿同学们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在逐梦的路上让青春焕发光彩,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