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非物质文化遗产系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绩。202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入高校本科目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列入交叉学科门类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研究生教育试点工作也在全国展开实行,中国艺术研究院被列入其中,成为五家试点单位之一。

中国艺术研究院是最早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生教育的教学单位,十几年来共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向的硕士、博士生50余名,目前有专兼职教师30多名,在教师管理、课程设置及研究生培养、学位管理等方面积累了大量教学实践经验。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战略安排,认真执行文化和旅游部关于非遗学科建设的决策部署,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加快非遗专业进入研究生教育步伐的教学要求等相关工作的落地和落实,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经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详细调研和专家论证,2022年7月中国艺术研究院六届党委第六十七次会议研究同意,研究生院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系,郝庆军为教研室主任。

本专业紧密结合学科前沿和国家、行业、区域重大需求,分析学科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统筹兼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围绕学科专业方向、人才培养、学术团队、科研创新等要素加强建设,打造特色鲜明学科高地,形成“双丛五类X枝”的专业发展理念,包括五个专业十四个教学方向。其中“双丛”指文化表现形式与文化空间;“五类X枝”为民间文学(散文体、韵文体),传统艺术(传统美术、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和曲艺),传统技艺、技能与技术(传统技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医药),民俗文化(民间信仰、传统礼仪、岁时节庆),文化遗产空间。在课程建设中实行专家学者和传承人共同指导和培养的“双导师制”,注重综合化、个性化、特色化培养,构建双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在通识教育理念下,整合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多个学科课程,通过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参与人才培养过程、设置跨学科课程、鼓励辅修制、双学位等做法,切实推进跨学科、跨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

非物质文化遗产系依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杂志、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四个专业平台,面向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高层次人才需求。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相关政策法规、国际非遗保护经验实践、田野调查方法等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培养具有扎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功底、了解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趋势、熟悉并掌握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前沿信息、善于发现本学科前沿性问题并从事本专业课题研究、能够运用田野调查方法从事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的学生可在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机构、非遗保护科研机构、出版机构和社团组织及各类博物馆、展示馆、档案馆等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管理或研究工作。

现任专业课正高称职授课教师有郝庆军、田青、葛玉清、薛巧珍等十余名,副高职称有罗微、朱怡芳等多名研究人员。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系还聘请校外各领域专家以及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参与授课,并不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举办学术交流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苑利、顾军著)、《中国宗教音乐》(田青著)等多部专著奠定了我国非遗学科理论基础,极大推动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