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那片热土,是我们生长的地方,铭刻着我们的成长轨迹,孕育了我们的精神家园 。她恒久地萦绕于游子心间,行得越久远,情就越浓烈。乡情,可如溪流般委婉悠长,以致一棵老树、一间老房、一座老院、一处山坡、一个村落、一次聚会、一场演出、一次探访、一位师长、一位亲朋,都能寄托我们最刻骨铭心的记忆;亦可如江海般雄浑澎湃,家乡父老凝心聚力实施脱贫攻坚战的壮举,攻坚克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豪情,更能唤起我们最赤诚厚重的情感。故而,无论是乡愁、往事、思念、眷恋,还是守护、传承、建设、发展,都能成为我们抒发乡情的关键词。
对游子而言,记得住乡愁,把得牢根脉,才能有方向、有力量;对学子而言,对家乡有认同感和责任感,才谈得上对祖国有担当,对人民有大爱。因此,本次活动是一次心灵的返乡,更是一次文化的寻根和思想的洗礼。作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青年学子,学习知识、练就本领,建设家乡、报效祖国,是我们的职责与使命;理论联系实践,学科间互启互鉴,是我们的优势与特色。面向“家乡”这个创作母题,让我们用开阔的视野、丰富的感觉、深刻的思想来调度艺术的触角,使其能更为充分地深入现实生活、把握时代脉搏,更为敏锐地体察家乡发展与变迁的速度和力度,更为沉稳地探求心性与物性的深度和广度。进而,我们再用最趁手的技艺与语言,放开手脚、开拓思维去表达对家乡的情感与思量,一展青年学子心怀根脉、阔步前行的昂扬风貌。
一、活动信息
1.名称:我和我的家乡——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2024年主题创作活动;
2.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3.承办: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研究生会;
4.展示平台: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公众号;
5.拟邀请我院专家担任学术顾问,拟邀请我院专业教师担任评委;
6.活动组织:研究生院学生工作部;
7.活动执行:研究生会。
二、征稿信息
本次活动拟于2024年9月30日前征集作品,欢迎同学们以“我和我的家乡”为主题,以弘扬时代精神、牢记使命担当为宗旨,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以多种形式和灵活手法展开鲜活的、富有生活气息、“接地气”的创作。征稿后,将由我院专家和专业教师评审来稿,从中择优遴选作品进行线上展示。具体要求如下:
1.欢迎我院各年级、各专业在校生积极投稿,每人限投1件(组)作品。来稿入选后,主办方将在展示及相关宣传活动中使用稿件内容,并向作者发放800元稿酬及入选证明(合作作品视为单件,实际参与创作的人员皆可领取入选证明);
2.采风、创作期间,请同学们注意出行安全;
3.来稿类型包括摄影、微视频、诗歌、散文、美术创作等种类,各类创作须紧扣主题、取向积极,可立足公众号平台的特性,采取视听结合、图文并茂等综合创作形式,也欢迎各专业同学结合各自特长共同创作。作者须确保来稿的原创性,不得弄虚作假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4.摄影:以8至20张为一组,须主题鲜明,并附500字以内的主题阐释,文中须标明作者(姓名、年级、专业、联系方式)、作品名及拍摄时间、拍摄地点。可用手机(需为JPG或JPEG格式,文件应大于5M,分辨率为300dpi)或相机(可先提交不大于1M的JPG文件作为初稿参选)进行摄影创作,彩色、黑白不限;
5.微视频:微视频须主题鲜明、剪辑完整(不带角标、台标,可配同期声及字幕,建议时长不超过10分钟,视频格式可为MP4、MOV或AVI), 并附500至1000字以内的主题阐释,文中须标明作者(姓名、年级、专业、联系方式)、作品名及拍摄时间、拍摄地点;
6.诗歌、散文:字数不限,文末须附作者信息(姓名、年级、专业、联系方式),可结合摄影或绘画、书法等形式跨专业合作;
7.美术创作:包括国画、书法、篆刻、油画、版画、雕塑、工艺美术等种类,每位作者提交1件(组)作品的高清照片(规格可参照摄影作品相关要求)参评,并附300字以内的主题阐释,文中须标明作者(姓名、年级、专业、联系方式)、作品名等信息;书法创作在内容上倡导原创,力求文书合一、词翰双美;
8.请将《“我和我的家乡”2024年主题创作活动报名表》发送至邮箱yjshgy@163.com,截止日期为2024年9月30日。可于工作日来电咨询,电话:010-64985239。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会
202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