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介绍

  舞蹈是一门古老的艺术,而舞蹈学却是一个年轻的学科。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舞蹈学系自1982年春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7年秋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是本学科在国内最早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和惟一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点。迄今已为内地及港台地区的科研、教学与管理机构,培养了众多的高端人才。目前在职的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导师有欧建平、刘青弋、王宁宁3人,在职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有江东、茅慧、刘春3人;任课教师中,有所内在职研究员欧建平、江东、刘青弋、茅慧、王宁宁,一级演员段妃,副研究员卿青、胡晶莹、刘春、刘晓真,前辈专家资华筠、刘峻骧、王克芬、隆荫培、巫允明、康玉岩、周元,所外专家马盛德等。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舞蹈学系拥有吴晓邦、孙景琛、董锡玖、王克芬、刘恩伯、隆荫培、徐尔充、郭明达、资华筠、刘峻骧等两代专家奠定的学术基础,以及冯双白、罗斌、欧建平、江东、刘青弋、茅慧、王宁宁等中青年学者组成的、全国最强的师资队伍。30余年来,本系的专家学者们不断强化基础学科的建设,并随时关注新兴学科的发展,在中外舞蹈史、舞蹈理论和舞蹈批评这三大知识系统以及舞蹈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创建与推广中,始终保持着领先的地位,完成并出版大量填补空白的学术著作,其中包括多项国家、文化部和北京市级的重点项目与获奖成果,如《舞蹈生态学》、《舞蹈史论研究方法初探》、《中国舞蹈通史》(9卷)、《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40卷)、《中国原生态舞蹈文化》(2卷)、《中国古代乐舞史》(2卷)、《中国舞蹈艺术史图鉴》、《中国舞蹈文物图典》、《中国当代舞蹈精粹》(视频)、《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发展史:1840-1996》、《新中国舞蹈史》、《新中国舞蹈事典》、《西方舞蹈文化史》、《新舞蹈艺术概论》、《舞蹈艺术概论》、《舞蹈概论》、《舞蹈美学》、《当代西方舞蹈美学》、《中国古典舞蹈的“和”品格》、《古典舞新论》、《现代舞蹈的身体语言》、《舞蹈新视觉》、《中国舞蹈大词典》、《舞蹈知识手册》等。
  目前,舞蹈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与讲座课程有四类:一是方法论类的舞蹈生态学、舞蹈文化人类学等;二是历史类的东方人体文化、中国古代舞蹈史、中国古代乐舞史、中国现当代舞蹈史、敦煌舞蹈研究、外国舞蹈史等;三是理论类的舞蹈概论、舞蹈身体语言学、舞蹈教育学、舞蹈表演学、弗拉门科研究、新媒体舞蹈等;四是批评类的舞蹈批评与写作等。为配合当前中国正大力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本系新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中的中外舞蹈》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