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设置
系内导师(以姓氏笔画为序)

李清
1963年出生,198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硕士学位。1986年10月至今,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工作,副研究员。主要科研成果:参加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国当代电影发展史》项目,负责其中“儿童电影篇”、“名著改编篇”、“美术电影篇”三大部分的撰稿工作,(该书2006年已出版),《梦与非梦——在爱与欲的边缘》(二十一世纪初获奖电影欣赏)(编著)新华出版社2004出版,《中国儿童电影史稿》,金城出版社2013年出版。发表相关论文和评论文章数十篇:《影像叙事——对新世纪电影名著/原著改编的一种解读》(《跨文化语境的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版,丁亚平主编;《穿过五十年岁月的“成长物语”——新中国儿童电影“成长主题”探索》,福建论坛2007年第5期;《新中国名著改编电影历史探寻》福建论坛2006,第三期;《作为历史的新中国儿童“红色”经典影片》福建论坛2006社科专辑;《社会历史变迁下的台湾电影女性形象》台湾研究集刊2006第3期;《情爱神话与男权世界——论台湾的言情片》影视文化第4期;《张泽民的“定位”与“错位”》影视文化第4期;《情与欲的抉择》(谈台湾电影《桂花巷》与同名小说改编)影视文化第5期。并为《世界电影鉴赏辞典》撰写若干电影赏析文章,参加集体项目《大电影转向》等撰写工作。

李锦云
博士导师。

赵卫防
出生于1967年8月,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党支部书记,研究员、文艺学博士,学术丛刊《影视文化》执行主编;中宣部第12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评委;电影频道进口影片播出审查委员会成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多年来从事影视史论特别是港台电影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多次赴港台进行学术交流。个人独立承担国家社科艺术学年度课题“60年来香港与内地电影互动及影响研究(1949—2009)”及国家青年基金课题“香港电影史(1897—2006)”等,担任2013年度国家社科艺术学重大课题“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竞争策略可行性研究”子课题负责人。出版个人专著有《香港电影史(1897—2006)》、《香港电影产业流变》、《华语电影:历史、现状及互动》等,主编《华语电影新视野》、《中国/香港电影家族》等文集。在《当代电影》、《电影艺术》等学术刊物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发表学术文章近二百篇。上述成果曾先后获得“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优秀著作奖、中国艺术研究院优秀科研成果论文奖等奖项。

赵小青
女,1957年4月12日生于南京。电影学博士,副研究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1981考入云南大学夜大中文系,1986年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调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文宣部任编辑。1992-1994年分别在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和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专业硕士课程班进修各一年。1995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攻读影视专业硕士学位,1998年获文学硕士学位证书,并留院影视所中国电影研究室工作。2000年在职攻读电影学博士学位,2004年获文学博士学位证书。多年来在《当代电影》、《电影艺术》、《都市影视》、《电影新作》等刊物发表论文30多万字。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三十年代电影批评、东方银幕女性形象研究。并参加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新中国电影艺术史》,承担其中“惊险样式电影”部分写作。另外,还参加《大百科全书•电影卷》的修订改版,担任副主编。自2002年研究目标主要转向电视电影,并于2007年进行广电部社科研究项目《中国电视电影十年1999-2009》一书的写作。

胡智锋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传媒学术领域第一个“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组部“万人计划”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现任中国传媒大学《现代传播》主编、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65年生,先后就读于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1988年开始任教于北京广播学院,先后在文艺系,电视学院,学报,文科科研处任职。多年来致力于影视文化,传媒艺术等的研究,出版了丛书多种数十卷,专著20余部,论文350余篇,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20余项。多次获得中国高校人文社科成果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参与策划了大量节目,栏目,频道,入选“新中国60年影响广播电视进程的60位人物”。担任“五个一工程大奖”,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等国家级奖项的评委。曾赴20多个国家及地区进行访学和学术交流。先后指导多名博士后出站和博士生、硕士生毕业,为硕士生、博士生开设前沿课, 主持或完成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及横向合作课题五十余项;共计发表学术论文350余篇,出版著作30余部,撰写研究报告30部,获得了多项省部级以上奖励;主编教材被广泛采用,多次修订重印,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励。